-
青島市市立醫院三級甲等
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始建于1916年,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良好的社會信譽。2006年組建為青島市市立醫院(集團),形成以市立醫院本部、市立醫院東院兩所三級甲等醫院為主體,包括市防治院、市北九水療養院、徐州路院區共五個院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療養于一體的大型公立醫院(集團)。作為青島市市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綜合實力一直處于市級綜合醫院的首位,是青島市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和臨床醫學中心,青島市市政府確立建設的區域性高端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在省內領先。醫院推行學科中心制管理,集約優化學科資源,形成了心臟中心、腦科中心、骨關節與運動醫學康復中心、泌尿外科中心等一批優勢學科群。醫院大力推行“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目前擁有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國務院特貼專家、衛生部突貢專家等市級以上專家54人,市級以上副主任、主任委員140余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25項,省市級科研課題400余項(近五年)。與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18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合作,與華西醫院共建遠程會診中心,并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中國海洋大學醫藥研究院,郎景和、趙繼宗、黎介壽三位院士入駐我院院士專家工作站。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發軔于1916,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期間,將葉櫻町分院和海泊町分院合并,稱新町分院,這便是市立醫院的前身。建筑面積僅為2703.49平方米,開設床位僅155張。后來,日本又在新町醫院旁新建普濟醫院,今綠怡苑辦公樓;后普濟醫院與新町分院合并,并于1931年定名為青島市市立醫院。經過近百年的風雨歷程,和一代代市立人的開拓創新、薪火相傳,醫院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現地處膠州路1號,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57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000張,專業設置全面細致,人才梯隊建設科學合理,擁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1.5T核磁共振系統(MR)、直線加速器、128層螺旋CT、超聲內鏡、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雙板DR)、血管造影系統(DSA)、高清電子腹腔鏡和超聲刀等微創手術設備及立體救護樓頂飛機平臺等,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開展冠心病、腦血管病介入手術、超聲刀消融術、關節鏡、顯微外科微創手術、、干移植等各種高難度手術,并承擔青島市干部保健服務。
預約掛號
-
揭西縣中醫醫院二級
揭西縣中醫醫院前身是民國十年(1921年)由鄉賢汪竹亭先生倡導,英國基督教浸信會和河婆六約好義人士及海外僑胞贊助創建的大同醫院,院址設于河婆軍田洋,占地四畝。1988年10月,揭西縣政府批準在河婆霖都大道47號原大同醫院舊址設立揭西縣中醫醫院,保留大同醫院牌子。2003年8月16日,揭西縣中醫醫院搬遷新院址(原揭西賓館)。2012年12月成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合作醫院,重新擴建后搬遷至現院址(京溪園)。揭西縣中醫醫院地處環境優美的廣東省揭西縣大北山麓,與中國最大的度假村-京明溫泉度假村毗鄰而居,環境優美、生態旅游發達。全院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醫療用房12萬平方米,總資產投入超過4億元,現開展床位255張。臨床和醫技科室16個,配置有日本東芝64排128層雙源螺旋CT、飛利浦數字化X射線診斷系統、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美國GE四維彩超、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等現代化先進醫療設備。醫院現有職員工268人,中高級職稱25人。至今共獲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個人1人,第十屆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1人,揭陽市勞動模范稱號1人,揭陽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3人,揭陽市科學進步獎2項,在中國當代醫學、中國實用醫刊等雜志發表論文27篇,先后被省、市評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單位、中醫藥特色示范單位、先進單位、先進職工之家、平安醫院、文明單位、文明窗口等榮譽稱號。揭西中醫醫院是廣東省醫院改革試點重點單位,是廣東唯一一家接受汪洋、胡春華等多位中央領導人關注并親臨現場檢查指導的縣級醫院公立醫院。醫院始終牢記胡春華書記“讓老百姓得實惠,讓醫務人員受鼓舞”的囑托,貫徹“以患者健康為中心、以員工發展為重點、以第一品牌為目標”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觀,發揮中醫特色,立足現代化醫療設備,不斷建設素質過硬、思想合格、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人才團隊,全力打造粵東地區一流的現代化醫院。
預約掛號
-
沙縣總醫院二級
福建省始創于1936年,是沙縣唯一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保健服務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核定床位450張,現有在崗工作人員411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57人(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114人)。全院總占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F有的門診大樓、病房大樓、感染性疾病區、放射樓、發熱門診及供應室、高壓氧倉室、洗衣房等建筑物,形成完整配套的“一條龍”醫療服務網絡??偼顿Y1億余元,于2011年竣工的新住院大樓占地10.6畝;建筑占地338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5350平方米,其中:地上十四層建筑面積27950平方米,地下二層建筑面積7400平方米。住院大樓可設置病床500張,標準手術間9間,重癥監護室(ICU)有14張病床,血透室配有六臺血透機,并有相關的輔助醫技科室和體檢中心,極大提高了沙縣醫院收治病人能力,有效改善了沙縣人民群眾就醫和住院條件。沙縣醫院現有臨床內科、中西醫結合科、外一區、外二區、外三區、兒科、婦產科、眼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癥醫學科(ICU)、急診科等十一個病區及手術室、血透室、供應室。輔助科室有放射科、檢驗科、藥劑科、超聲科等。門診部除臨床科的門診診室外還設有保健、口腔、皮膚、理療、胃腸鏡、激光室、室、病理室等科室。1998年8月,沙縣醫院正式向社會開通了“120”呼救電話,成立“120”急救站,為全縣人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急診急救服務。沙縣醫院目前擁有GE64排128層螺旋CT機、超導1.5T核磁共振、菲利浦數字化X光機、全數字化乳腺X光機、彩色多譜勒超聲顯像系統、鈥激光碎石系統、中型C臂機、日本奧林帕斯AU-2700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希思美康2000型五分類血分析儀、PCR基因檢測儀、富仕能電子胃鏡、腸鏡、血液透析儀、腹腔鏡手術系統、電子纖維支氣管鏡。并有成人及嬰兒高壓氧倉、醫學實驗室信息系統(LIS)等先進的現代化醫療儀器和設備,醫院已基本實現了信息網絡化管理。醫院堅持“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思路,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每年選派業務技術骨干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聘請省內外專家教授來院講學;鼓勵和幫助醫務人員選課題,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對全院職工實施高起點的繼續教育等等,為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沙縣醫院堅持“內涵、質量、效益”的管理模式,狠抓職業道德和行業作風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充實服務內涵,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現代化醫院管理機制,推動了醫院的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進程。沙縣醫院將進一步創新醫德醫風建設,以開展“三好一滿意”品牌工程建設活動為載體,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改進、自我提高:以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切入點,努力做到“服務好”;以推行臨床路徑,加強質量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為基礎,努力做到“質量好”;以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大力弘揚“大醫精誠”精神,嚴肅行業紀律為渠道,努力做到“醫德好”;以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深入進行各項滿意度調查,注重調查結果,重視患者意見,認真落實整改為手段,依靠群眾深入推進醫院行風建設,努力做到“群眾滿意”,并按照“群眾滿意”的標準去提升服務質量、弘揚醫德,以實際成效來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為沙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為沙縣的小康社會建設作出新的貢獻!地址:沙縣新城路。交通:2路、7路沙縣醫院站。電話:0598-5837351
預約掛號
-
解放軍第四十二醫院三級
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黃土鎮,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00余畝,現開設床位400余張,擁有主任及副主任醫師40余人,主治醫師及主管技師40余人,現開設臨床及醫技科室24個,48個專業,配有德國西門子螺旋CT、大型DR-X光機,進口旋轉伽瑪適形刀、德國進口腹腔鏡、電子支氣管鏡、血透機等先進設備。擁有樂山地區第一家??浦行?,并形成了以“微創手術”、“血液透析”為代表的系列特色學科。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加強醫療質量監管,大力引進培養后備人才,新建門診醫技樓,對營區環境進行綠化整治,走上了建設現代醫院的快車道。近3年來榮獲國家和軍隊醫療成果和科技進步獎10余項。醫院為四川省本級城鎮職工醫保定點醫院、樂山市各區縣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院、眉山市各區縣新農合定點醫院、夾江縣工傷保險定點醫院、各大商業保險定點醫院,被樂山市、夾江縣物價局授予“價格誠信單位”榮譽稱號。醫院先后兩次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2003年在抗擊非典行動中,接收全軍第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執行2008年“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任務,醫療隊受到胡錦濤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參加2009年疑似病例收治工作,密切接觸者和確診患者均為全軍首例。執行2013年“4.20”雅安蘆山地震抗震救災任務,習近平主席在蘆山災區視察時,給予我醫療隊“功不可沒”的高度評價。醫院曾三次榮獲總部頒發的“白求恩杯”,被總后衛生部評為“軍區級甲級衛生單位”,2012年,醫院被總政、總后評為“全軍部隊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醫院地址: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醫院電話:0833-5830007郵編:614100
預約掛號
-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二級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區萬里路,始建于1958年,原名遵義市人民醫院,2011年更名為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2014年3月整體搬遷至現院址。是我區唯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是、中國武警總醫院對口幫扶醫院,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技術指導醫院,遵義醫學院教學醫院、貴州省高等醫學臨床教學基地,湖北中醫藥大學針刀臨床基地。醫院占地面積約1.86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500張,實際開放床位776張;全院現有職工8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52人,正高級職稱6名、副高級職稱50人、中級職稱110人、碩士研究生16名。醫院按照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的規模和標準設計與建設,住院綜合樓17層(含地下兩層),門急診大樓7層(含地下一層),內設中央空調系統、消防系統、變配電系統、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統、污水處理系統、24小時熱水、地下停車場等。醫技大樓5層,擁有國際標準的凈化手術室12間,其中百級1間,千級2間,萬級9間;ICU用房面積達1200㎡,擁有18張病床。2015年門診量224925人次,出院病人29941人次,業務收入2.037億元。醫院擁有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1.5T西門子核磁共振、GEE9心臟彩超、GEE8四維彩超、西門子X300腹部彩超、GE雙能X線全身骨密度儀、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庫爾特血球計數儀、FUJINON胃腸鏡、CV-150纖支鏡等一批先進診療設備。醫院在傳統優勢學科——血栓病防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瞄準醫學前沿,致力于新項目、新技術的引進及應用,血栓病療效更佳顯著。近年來,通過人才引進及一流“三級甲等”醫院的幫扶,手術科室迅速崛起,微創外科技術已在普外、肝膽、泌尿、神經外科、婦科等科室廣泛運用,成功施行了腹腔鏡根治術,腹腔鏡根治術,腹腔鏡胃部分切除術,膽道鏡探查術,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探查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后腹膜腹腔鏡去頂減壓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輸尿管硬、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其中輸尿管軟鏡在我市是較早運用于臨床的醫院之一;還開展了顱骨缺損三維數字化鈦網修補術,切除術,關節鏡檢查及治療,腹腔鏡下陰式子宮切除術,腹腔鏡下挖除術,超聲乳化摘除加人工晶體置入術及鼻內鏡鼻竇功能開放術等一系列難度較大的微創手術,得到社會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醫院收獲了一系列閃光榮譽:貴州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2012-2014年連續三年榮膺紅花崗區人民政府“衛生工作綜合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2013年度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區紅十字“先進集體”,區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區婦聯“三八紅旗集體等光榮稱號。
預約掛號
-
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是全省唯一以診治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職業病為主,具有綜合服務能力的三級甲等??漆t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先后榮獲國家、省級衛生系統“百姓放心醫院”、“誠信醫院”、“平安醫院”等殊榮。醫院開放床位410張?,F有職工41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24人,學科帶頭人12名,省級名醫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高級職稱33人。擁有核磁、螺旋CT、彈性成像超聲診斷系統、全自動熒光PCR儀、基因芯片檢測平臺、結核分枝桿菌快速培養及藥敏分析儀、流式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細菌鑒定儀及電子胃鏡、電子支氣管鏡、人工肝系統、透析儀、肝病治療儀等具有先進的醫學診斷及治療設施、設備。醫院具有技術精湛、服務一流的專業隊伍,、肝病診療技術處于全省領先地位。先后建成三個省級診療中心(肝病診療中心、結核病診療中心、關愛中心)、省級肝病重點??坪徒Y核病重點???、國家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研究基地、青海大學醫學院傳染病教研室、教學醫院。是全省傳染病診療龍頭單位。醫院在診治感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和職業病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方便患者就診還開設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康復理療科等科室;主要收治病種有:、、、藥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各型及肺外結核、、、艾滋病、、,職業病包括、、職業等,以及、、等慢性疾病,普通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疾病。我院是省、市、州各級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及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墊付直報定點醫院。我們將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力爭為您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廉價的醫療服務。地址:西寧市南山東路14號咨詢電話:8227163、8231606乘坐17、18、19、21、24、31、38、82路公交車在南山路東站下車即到。
預約掛號
-
南充市嘉陵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二級
嘉陵區婦幼保健計劃服務中心(原嘉陵區婦幼保健院)位于嘉陵區耀目路二段1號,是嘉陵區唯一縣級非營利性公立婦幼衛生醫院,是一家二級乙等醫院(現正創建二級甲等醫院)。 內設有婦產科、兒童保健科、中醫康復理療科、內科、兒科、外科、檢驗、B超、放射等科室,其中以產、兒科為重點發展科室。我院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視服務為生命,切實把提高服務質量放在重要位置。
預約掛號
-
瀘州市婦幼保健院(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醫院沿革瀘州市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54年,院址建在水井溝,2004年10月該院遷至江陽西路40號。最初為瀘州市婦幼保健所,由于行政區劃變更先后分別更名為瀘州市中區婦幼保健所、瀘州市中區婦幼保健院、江陽區婦幼保健院。2002年與瀘州市防疫保健站保健科合并成立瀘州市婦幼保健院,現掛牌"瀘州市婦幼保健院"和"江陽區婦幼保健院"?!鲠t療服務該院擁有職工38人,專業技術人員32人承擔全市婦幼保健業務指導、技術培訓和信息統計工作,同時直接負責江陽區范圍內婦幼保健業務。該院是定點醫保單位、瀘州市婚前檢查定點醫療機構、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單位,江陽區教師和集體兒童體檢指定機構。
預約掛號
-
四川省建筑醫院二級
醫院成立于50年代初,是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筑四師醫院為基礎,吸納兵工八局四處醫院組成。1953年的名稱為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工人醫院,駐地重慶市楊家坪。1955年遷至成都市曹家巷,更名為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成都醫院。隨著上級隸屬關系的演變,我院多次變更名稱。1990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筑醫院至今,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醫院位于府南河畔、一號橋側、活水公園、游樂園旁,駐地常住人口10萬,承擔醫療、保健、急診搶救、教學、科研任務。 醫院現有職工300余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0多人,高職人員40余名,醫院開放床位300張。 醫院設有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4個,職能科室15個,二級專業組10個,內科分別開設心內與內分泌、呼吸與腎?。ㄑ和肝觯?、消化與老年病、神內與腫瘤四個專業病區,外科分別設有普外與泌尿外科、腦外、胸外;骨外(微創介入)康復;骨傷(手足顯微外科)、婦產科、五官科等專業病區,其中骨科、心內科為重點二級???。門診開設內科、外科、中醫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口腔、皮膚性病、老干部門診、特殊疾病門診等???。醫院具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醫院年門診量十萬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萬余人次。 醫院擁有CT、全數字化實時三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多譜勒等大型設備45臺(件)。B超科的麥迪遜公司SA9900高檔一流彩超診斷儀對醫院超聲水平進一步提高,對臨床診斷起了很大幫助,慕名而來我院做B超檢查的人絡驛不絕。 醫院被評為成都市衛生局文明醫院,華西集團文明單位,愛嬰醫院。我院是省腫瘤醫院醫聯體協作醫院、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聯網醫院,成都市二醫院醫療協作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網絡協作醫院。 醫院是四川省社保局、成都市社保局、金牛區社保局、成華區社保局、錦江區社保局定點醫院,是太保人壽、中保人壽定點醫院,是成都市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是金牛區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定點醫院,是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教學定點醫院。 目前我院暫在解放路二段2號(北門大橋旁)過渡,預計2-3年返回原址。
預約掛號
-
成都市溫江區中醫醫院二級
溫江區中醫醫院創建于1952年,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是各類商業保險、社保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異地社保定點醫院;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會診合作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指導醫院,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華西衛校、成都衛校實習醫院。醫院占地面積約4畝,分為院本部、第二住院部。建筑面積8328㎡,業務用房面積7943㎡?,F有在職職工295人,專業技術人員24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32人,中級職稱44人,市、區名中醫9人,省、市學術專委會委員13人。醫院編制床位280張,開放床位280張。開設內、外、兒、肛腸、康復五個病區,設有內、外、婦、兒、急診、康復、眼、耳鼻咽喉、口腔、肛腸、骨傷、推拿、針灸等臨床一級科室13個。有市級重點???個,省級重點??平ㄔO單位1個。醫院配有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DR、電子胃腸鏡、進口彩超、腹腔鏡、全自動生化儀、五分類血球儀、前列腺汽化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常規開展手術包括:各類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畸形矯正術,全髖關節股骨頭置換術,斷指斷肢再植術,頸椎、胸椎、腰椎間盤手術,、食道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手術,包皮切除術,手術,瘡中醫傳統手術,痔瘡PPH和TSH微創手術,子宮切除術,宮外孕手術,人流手術等各類手術及內科、兒科、康復科、肛腸科等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重癥病例的診治。
預約掛號